又到一年3·15,汽车圈最热门的大乐透就是“央视又要报谁了?”近期有召回事件或质量纠纷的车企最纠结,因为中枪的概率最高。
3·15的危机公关是最难做的,因为3·15晚会的收视率就快赶上春晚了。相比春晚开着电视打麻将相比,老百姓看3·15晚会就像在电影院里看大片,屏气凝神、目不转睛。说到底,还是因为维权太难,所以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一台短短两小时的晚会上。
很多人明白,概率最高的未必是央视必上的。那些八字里有“头条命”的车企为何都能逃过3·15?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车企举全集团之力,甚至动用更高级别的资源,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。因此,那些远离舆论焦点的车企其实更紧张,大腕的片子被拿下,还有不少备用的,不愁晚会没亮点。
对于3·15晚会,我们举双手赞成,虽然有时呈现的内容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解恨,但在掌握真凭实据的情况下,敢于曝光不作为的企业,就是好样的。在3·15期间,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其他渠道的维权,比如说近日风头正盛的杭州问题车展,场面大、分量足,妥妥地是要打造车界金酸梅奖的节奏啊!
问题车展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。在前两届车展上,红色横幅、血书、大字报、防毒面具齐上场。有15辆同一品牌问题车组团参展的,有车主戴着防毒面具现身说法的,有讲述“开了三年车,吃了三年药”的,有痛斥霸王条款将汽车五花大绑的。
据主办方称,这些问题车都是经过正当维权后,没有得到厂家或经销商合理解决的。“革命无罪、造反有理”,普通市民看到问题车展,必然会怀以深深的敬意,并对受挫的车主表示同情。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问题车中,有些车的问题并不复杂,很多小故障是可以通过厂家妥善解决的。是沟通不畅,还是过度维权,我们不得而知,但媒体借用自身平台将有些个案过度放大,显然有待商榷。
有业内人士称,问题车展为人所诟病的,不光是其维权形式;与问题车展同步进行的,还有一个“双信”(值得信赖的4S店和汽车品牌)评选。两大活动都是同一个班子在做。也难怪有些品牌连问题车展的门槛都摸不着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3·15是一年365天中最能挺起胸膛的一天,但也仅限于这一天。不只是因为中国现有的维权环境较差,维权成本太高,消费者保护法规跟不上,媒体自身也有责任。
有些媒体将3·15当成另一个“记者节”,而车企也摸清了这些媒体的脾气,每逢3·15即笑脸逢迎。至于消费者的权益,过完了节,恐怕就忘到脑后了。
汽车圈是中国青年报汽车板块全媒体平台的产品。其资讯内容围绕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展开,强化第一落地、延伸阅读和青年态度,实现与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和中青在线汽车频道的全面融合。
我们将通过“八戒社”宣扬我们的价值观,通过“汽车社团”完成基础粉丝团的构建。实现我们的核心战略——自主、环保、未来。我们将忠实于青年态度,忠实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做汽车产业的传播者、思考者和建设者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杭州“问题车展”展出的仅仅是问题吗
- 1519
- 0
详细